1672-8505

CN 51-1675/C

四川省政治学学科70年发展研究
廖冲绪, 廖子夏
2019, 38(5): 34-41. doi: 10.19642/j.issn.1672-8505.2019.05.004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政治学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在知识增长、学科建制、知识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对标国内一流政治学学科建设,仍然存在不小差距。未来四川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应该确立“有队伍、有成果、有平台、有质量、有影响”的发展目标,围绕基础理论研究、学术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布局、学科方向凝练等方面,进一步聚合全省政治学教学和研究力量,力争推出能够代表四川省政治学研究特色和研究水平的高显示度学术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发展贡献四川智慧。
关键词: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 政治学, 发展历程, 发展成就, 发展对策,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黄河河源文化
黄进, 李后强, 廖冲绪
2022, 41(2): 1-8. doi: 10.12189/j.issn.1672-8505.2022.02.001
江河源文化是大江大河起源段的“地理—社会”空间文化。在黄河文化的研究中河源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看,黄河河源文化具有久远性、复合性、辐射性、传递性特征。黄河河源文化在自身的演进过程中一直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表现为:将游牧文化带入到中华文明之中,形成中华文明的底色;古羌人在华夏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带动众多族群(特别是藏族)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江河源区共同的源头、共同的文化和横跨黄河长江的人口迁徙将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联结为一个整体。对江河源文化的整体性认识,有助于形成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黄河, 河源文化, 长江, 中华民族共同体